- 郭发喜;
<正>“唐因隋制”之说,由来已久。《旧唐书·职官序》:“高祖发迹太原,官名称位,皆依隋旧。”~([1])《新唐书·百官志》:“唐之官制,其名号禄秩虽因时增损,而大抵皆沿隋故。”~([2])傅弈《请革隋制疏》:“陛下拨乱反正,而官名、律令一用隋旧。”~([3])同类记载屡见于史籍,如府兵制,“府兵之制,
2025年01期 67-89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055K] [下载次数:57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9 ] - 赵水静;
<正>太极宫原名大兴宫,是隋朝兴建的一处大型宫殿群。唐朝时更名为太极宫,继续充当大唐帝国的政治中心,唐高祖、唐太宗及唐高宗前半期皆居住于此。自大明宫建成后,唐朝的政治中心遂转移至大明宫,然而太极宫并未废弃,仍作为皇宫而存在,并且在礼制层面占有重要地位,唐人将其并称为西内与东内。那么,大明宫的建筑格局相较于太极宫存在哪些异同,这是本文需要着重探讨的。
2025年01期 90-102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021K] [下载次数:59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12 ] - 霍斌;孙芝楠;
<正>贞观初年,唐太宗因气疾频发,深感太极宫地势低洼、环境潮湿,尤其夏日酷暑,更不利于病情调养。为避暑与养病,他于贞观五年(631)诏令修建九成宫。由于畏惧暑热,太宗夏日更倾向于居住在凉爽的离宫,这一行为无形中导致了最高权力政治空间在季节间的暂时转移。晚年唐太宗病情加重,将寝宫迁至翠微宫、玉华宫、长安城内的北阙。
2025年01期 103-117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029K] [下载次数:166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10 ] - 王柳婷;
<正>景龙四年(710)六月壬午,唐中宗李显暴崩,目前学界对其死因共有两说:一为自然死亡说,认为淫乐生活损人健康,或李氏家族具有遗传病史,以黄永年为代表~([1]);另一种则以通说为本,支持中宗死于毒杀,以欧佳《唐中宗之死新论》和黄成运《唐中宗之死与皇权之争》为代表~([2])。先贤在中宗朝政治问题的领域虽建树颇多,但其中似仍存在若干迷思或误解之处。笔者认为,此与唐代国史纂修在胜利者的主导、屡易众手有关,但在此圆融成熟的叙事体系与话语系统外,仍存在着文本中的“缝隙”与不和谐的“杂音”,
2025年01期 118-134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119K] [下载次数:65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10 ] - 李垚;
<正>学士院壁记是题写在本院墙壁上的一种记事文体,它所反映的官署政治文化与政治信息,向来为学界所关注~([1])。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,唐史学界在研究中晚唐学士院时,都或多或少地会对学士院壁记中的相关史料进行探讨~([2])。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壁记所蕴含的制度源流与职能考证,而对壁记所体现的时政信息、壁记书写对象的考察稍显薄弱,尤以开成年间的《重修学士院壁记》为最。因此,本文希望在观察壁记所见学士院官对时政信息的反馈、
2025年01期 135-155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072K] [下载次数:54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8 ] - 闫章虎;
<正>《新唐书·百官志》(以下称《新志》)有“宫教博士”条。在唐代与宫教博士相关的史料中,此条篇幅最长,提供的历史信息也更为丰富。然而,对于这样一条史料,除了在关于唐代内廷的研究中时常得到引用外~([1]),尚未有学者对其本身进行过正面讨论。至于其文本及史实层面存在的诸多问题,尤其是所记内容的失实、谬误之处,也仅有少数学者在研究中间或提及~([2]),
2025年01期 156-170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106K] [下载次数:50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6 ]